近年來,深圳大學準確把握數字化時代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在智慧教育上持續發力,學校已經投入使用智慧教室100多間,實現跨校區遠程授課,未來3年還將建設200間智慧教室,打造智慧教學環境;積極將教學資源、服務和管理搬到云端,探索疫情防控與常態化條件下混合教學新模式,建設“云端大學”。
近日,溫州商學院舉行“智慧教室”使用專題培訓會,逐步推行線上線下混合式、翻轉課堂、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目前,學校已經完成一期智慧教室建設,每間智慧教室配置多臺交互智能平板一體機、記憶黑板,同時安裝了智慧教學平臺,可實現線上、線下分組討論的互動式教學。
據悉,每間智慧教室可容納50名學生上課,內設刷卡考勤、備用座椅、數據診斷、云端筆記等智能設備。智慧教室通過對教學環境的重構,推動教學模式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走向以學生為中心的研學型課堂,將教師從傳統的粉筆+黑板+PPT的教學形態中解放出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開展教學互動、研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今后,學校將加大對智慧教室的投入建設力度,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教學方式變革,助力人才培養。
繼2018年修建了5間智慧教室之后,貴州大學又相繼投入5397萬元建設了82間智慧教室。目前,全校的智慧教室達到87間。
據智慧教室負責人、教務處現代教育中心副主任鄧愛萍介紹:“時代在進步,國家對未來人才的培養計劃有要求,教育主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疫情期間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需要得到推廣。智慧教室能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地進行教學管理和對師生的服務工作,改變課堂教學,增加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